中国江苏网6月22日讯6月20日,无锡市体育局副局长汪克强等走进“作风面对面”活动,为广大市民答复公园小区健身器材设置、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等问题。
问:我是一名退休老人,家周围有许多公园、小区都有健身器材,我平时喜欢去玩双杠。最近几年,很多健身器材生锈了,相关部门进行更换时,把双杠都拆除了,请问这是为什么?
答:我市的体育健身器材都是由各个区、县自行采购,市体育部门并没有规定哪些器材一定要有,或一定不能有。各地根据各自的需求,来选择器材、设置项目,一般从青少年、中年人到老年人的项目都会顾及,市民朋友锻炼的热情也很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发生事故以后,一些人会找当地负责安装器材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从自身的风险考量,就不愿意设置双杠等一些危险性相对较高的项目。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国内与国外反差较大,一些国家非常重视这类事故的保险,而国内还比较滞后。我们希望一方面在保险上进行引导,另外各地相关部门在因地制宜选择器材的同时,也要做好地面软化处理等保护措施。
问:我是蠡湖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请问,为什么学校里的篮球场不在节假日开放,让自己学校的学生进去打球?
答:学校运动场开放的问题这些年一直困扰着我们。目前政府正在推动这项工作,根据《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办法》,体育设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管理。《办法》中明确,学校的体育设施由教育部门进行管理,除了维修等情况,一定要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目前从数据统计来看,我市共有所学校设施向社会开放,比例达95%以上。有的节假日开放,有的寒暑假开放。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学校又面临运营成本和安全问题。比如有人在使用学校体育设施的时候受伤了,然后向学校索赔,学校既增加了管理成本,还要承担风险,于是不愿开放。
如何解决这一难点,除了呼吁公民加强购买保险的意识,关键是各级政府要抓好这项工作。因为绝大多数学校并非市属学校,是由街道、乡镇等部门管理,需要有专门的队伍来承担开放的管理工作,包括服务、维护、卫生乃至安全保障等。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城市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可以几个学校组成一个片区,由社会第三方来进行统一的管理。
问:我是一名游泳爱好者。虽然无锡现在游泳馆很多,但缺少一个天然游泳场。每年夏天都会有人在湖边偷偷游泳,结果溺水。我觉得与其这样,不如开放一个天然泳场,并做好管理工作,请问无锡有没有这方面规划?
答:您的愿望也是我们一直想实现的一个期望。原来我们体育局系统有一个湖滨游泳场,在蠡湖边上,但是蠡湖改造以后,游泳场就撤销了。据了解,主要是为了保护蠡湖的水质。目前蠡湖的保护条例规定,未经许可,不能垂钓和擅自游泳。而随着蠡湖水质逐步的改善,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希望。前不久,我们举办了一个铁人三项运动。但是开放天然游泳场,让大批市民前来游泳,主要难度不在管理上,而是在环保方面。希望市民朋友耐心等待,我们会和相关部门继续沟通,积极推动。(记者殷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