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上海中小学陆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后服务,被家长们戏称为“官方带娃”。
而这对于校内的老师来说,便代表着工作量的增加。如何给予恰当的报酬?上海市教委拟明确教师课后服务报酬标准!每课时多少钱?一起来看看吧!
自“双减”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培训机构被大量压减。没时间没经历带娃,娃下课了去哪里?
上海中学校自9月起就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后服务!民间的机构虽然没了,但官方可以帮忙“带娃”了。
但对于在校老师来说,既要承担白天的教学任务,还要在放学后提供课后服务,工作量的增加是否会对老师产生过多负担,影响积极性?如何真正保证课后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报酬标准要来了!带娃2个小时,老师能拿多少钱?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市教委
拟明确课后服务报酬标准
课后服务:2小时按3课时折算,每课时85元12月2日,市政协召开了“本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的实施情况”年末委员视察座谈会。
会上重点提出,上海拟根据课后服务“工作日全覆盖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小时”的工作要求,按照法定工作日,课后服务2小时按3课时折算,每课时补助85元的标准,安排经费发放教师课后服务报酬。
(图片来源:36氪)
目前,上海正全面落实“5+2”模式,即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初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实际,探索在工作日晚上开设自习班。
而课后服务的内容也从学科学习和兴趣拓展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开展丰富的艺术、体育、科技等素质教育类的兴趣小组或是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
但这也意味着老师们需要在承担白天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额外提供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无论是从老师的经历还是学校的人员设置来看,都会让学校和老师有一定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而老师的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如何在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保证课后服务质量?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是重要一环。市教委表示,课后服务经费包括日常运行经费和人员补助经费。
给学校日常运行经费方面,按照在校生每生每年不低于元的标准,安排经费补充学校用于免费课后服务的能耗、设施设备、材料购置等运行经费支出。
给老师课后服务经费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课后服务专项,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确保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劳有所得。
课后服务人员多元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引进了?即便保障了在校教师的权利,也会有学校在提供多样课后服务方面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
课后服务人员的多元化探索也是委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