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风景线

在孔孟之乡、运河之滨,有一所美丽的学校——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当你走进校园的那一刻,就能强烈地感受到她的与众不同。植根于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浸润着大运河畔的桨声灯影、葱茏烟雨,济宁学院附中秉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积淀,一路走来,春风化雨,滋兰树蕙。多年来,济宁学院附中一直秉持继承优良教育传统与教育改革创新并举,随着学校红星校区建成投入使用、高新区崇文学校加入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教育集团这个“大家庭”,学校目前已形成了“一校十区”集团化办学新格局。

七十载芳华璀璨,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年到年,济宁学院附中已经走过了70年的办学之路。年4月,有着30多年教龄的济宁市劳动模范、首届名校长李敬东,从济宁市第三中学调至济宁学院附中,成为学校新一任校长。

李敬东到校第一天,教师们发现校长办公室的门“敲不开”。原来,李校长并没坐在办公室等待听取各科室工作汇报,而是一大早就出发前往附中“一校十区”调研。他一边在各个校区调研,一边和同事们探讨一个问题:今天发展到拥有十个校区、近万名师生的附中教育集团,如何在继续发扬学校优良教育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更上层楼?

“我们要不断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坚持特色办学理念,重视传统文化浸润,打造高品质课堂,走好学校优质育人之路。”这就是李敬东给出的答案。

擦亮党建品牌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打造党建品牌是创新中小学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李敬东说道,“我校的党建品牌创建,就是要发挥支部建在级部上的优势,开展融入式特色教育。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名师、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同时培养更多的党员教师成为‘名师’‘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刘忠是一名参加工作近三十年的老教师。他说:“以前学校党支部给人的印象就是发展几个党员,搞几次活动,现在可不一样了。学校创建党建品牌,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多点开花,线线联动,促进学校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

济宁学院附中始终坚持党建领航,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引路人”讲话精神,以“我们是学生的引路人”这一党建品牌为引领,建阵地、树标杆,引领党员教师擦亮身份,安心从教,精心育人。所有教师都是育人者,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爱’必须是忠诚的、发自内心的,党员教师‘爱’的程度要更深、更浓。这种‘爱’,要把它落实到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青年党员教师张青这样说。张青到附中工作仅仅三年,就迅速成长为学校班主任新秀,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青年党员教师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学校实施的党建品牌战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尤其是长期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党员教师,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一杆标尺、一面镜子。党员教师倡导什么,追求什么,思想状况如何,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对周围的教职工有极大的影响。“所有党员教师一定要永葆先进性,时时处处率先垂范;所有党员干部要用身影引领人,不用声音指挥人,要与同志们干在一处、汗流在一处,而不是背起手来指手画脚、评评点点。”这是李敬东校长开学初对所有党员教师、干部的要求和期许。

老党员教师安仰玲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潭水,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学识素养,对于党员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要在一个教师群体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在业务上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业务比别人精一点,工作效果比别人做得好一点,贡献也就会多一点、大一点。”

青年党员教师寇敏是学校的“听课达人”。为了上好语文课,她坚持每周都听结对师傅以及其他有经验教师的课,反复琢磨学习,不断促进自身教学基本功提升。她的课堂也越来越受学生喜欢,还在优质课比赛中喜获第一名。

年岁末,一场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武汉,蔓延全国。在全市疫情防控战打响后,党员教师常超主动提出申请,加入了市直机关社区疫情防控突击队。他深入观音阁街道东营社区,与社区的同志们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值守期间,常超被市直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53分队推举为疫情防控先进典型,收到了来自观音阁街道东营社区的表扬信。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全员全面育人

呵护学生幸福成长

济宁学院附中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落实“做一流教师,为学生幸福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济宁学院附中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负责制。班主任是班级导师组组长,是导师制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任课教师要为班主任负责。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双向选择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合理确定导师,并填写班级《全员育人导师制分工明细表》。每位导师既面向全班学生,又要具体承担5至10名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诸方面个性化的指导工作。通过一名班主任带动整个班级教师团队,在常规教学中,要求每一个教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85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