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联系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海拔米的高山上,九三学社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座无虚席,村民们津津有味地听委员吴宜夏讲述“精品民宿公开课”;在“回天地区”市政协委员工作室里,全国、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居委会工作人员齐聚一堂,一起为补齐养老设施“支招”……

发挥北京市政协委员界别代表性强和区政协贴近基层的优势,探索在有条件的街乡、社区、大型居住区建立委员工作室(站),是北京市政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年5月,北京市政协通过了《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联系群众工作的意见》,决定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行业组织、重点区域、大型居住区、商务楼宇、街道乡镇和社区建立委员工作室或工作站。市政协委员个人或委员群体经批准,可建立委员工作室,或在网上建立工作平台,联系群众。

去年8月,北京市政协设立的第一个委员工作室——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北京市政协已先后成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协委员工作室、九三学社市政协委员工作室、中山堂委员工作室、科协界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回天地区”市政协委员工作室等10多个线下委员工作室,打通了委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吴宜夏委员在委员工作室给村民讲解如何结合村里的资源给民宿做策划。受访者供图

九三学社市政协委员工作室

为高海拔农田农产品找销路

去年8月21日,在平均海拔米的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北京市政协设立首个民主党派界别委员工作室——九三学社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正式启动。

工作室位于“百花山社”院内,成立不到5个月,已经举办了多场活动: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如何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防治果树病虫害;九三书画社的书画家们来采风,和农民交流互动;院士、科学家来跨年,走访村民并送去新年礼物……

多亩高品质、无污染的高海拔农田,是黄安坨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今年秋天,北京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高华带着多位委员来村里考察农田,了解作物的基本情况,并和农民进行交流。“在委员工作室座谈时,委员和村民碰撞出很多火花。”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风景园林师吴宜夏说,黄安坨拥有独特的高海拔土壤,种出来的豆角肉厚豆面,特别好吃。为了帮村民打开销路,去年秋天豆角收获后,委员工作站往市政协运了两车,一下午全卖光了。在此次考察中,黄安坨豆角、当地特色的高山芦笋、只有指甲盖大小却口感超甜的野生猕猴桃,都引起了委员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3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