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梅州综合保税区验收项目基本建成,全力冲刺“一次建设、一次验收、一次达标、一次运行、一次成功”;嘉元科技挂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启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综合楼;华业外国语学校、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完成建设……
虽已立秋,放眼梅县大地,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仍是一片“炙热”。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梅县区上下正抢抓国家关心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机遇,用心谋项目、用情招项目、用功推项目,以项目促投资、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增后劲,推动一个个项目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奋力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排头兵。
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全区86项年度计划投资90.04亿元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1亿元,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达.1亿元,同比增长12.2%,位列全市第三。
重大项目接连落地
在建项目多点开花
现代大气的专利技术孵化园,崭新的标准厂房、保税仓库,宽敞平整的市政道路……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座对外开放新地标——梅州综合保税区正在梅县区畲江镇崛起。
自去年6月28日梅州综保区获批以来,梅州第一时间成立建设指挥部,召开建设动员大会,制定整体规划建设方案。作为建设责任主体的梅县区,举全区之力投入20多亿元,围绕“一次建设、一次验收、一次达标、一次运行、一次成功”的目标全力冲刺建设,并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如期建成验收封关,打造梅州对外开放新平台。
“目前,项目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监管设施加快调试,招商引资全面铺开。同时,我们正根据海关模拟预验收指导意见,对各项验收准备工作进行完善提升,确保验收一次过关。”梅州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内陆地区的产业依托型综保区,梅州综保区不靠海、不临空。为了克服这一制约因素,梅县区与广铁集团公司合作共建梅州国际无水港,项目建成后将与梅州综保区无缝对接,可为梅州综保区的进出口货物进行装卸、存储、中转、配送,形成“区港联动、功能叠加、融合发展”之势。目前,梅州国际无水港已完成场地平整,预计9月可动工建设。
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立足“”绿色产业体系,梅县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用心谋项目、用情招项目、用功推项目,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3月,梅县区在白渡镇白沙坪工业园区举行“”绿色产业重点项目年一季度集中开工(签约)活动,现场开工、签约6个总投资24亿元的重点项目,为梅县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边厢,重点项目接连落户,那边厢,在建项目多点开花:白渡嘉元科技园高洁净度铜线加工中心成功试产,华业外国语学校、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完成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梅州实验学校等24项年度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一个个建设节点的背后,是梅县区上下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在项目攻坚过程中,梅县区持续强化土地、资金等项目要素保障,实行“挂图对表”作战,提早梳理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关键环节,及时落实项目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及早开工。同时,全力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密切跟进、督促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各项目单位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抢晴天、战高温、抓进度,不断加快项目建设。
铜箔产业加快升级
产能产值大幅提升
“试产成功!”7月30日,随着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平元按下启动开关,生产机组有序运转,吐出2.5毫米高洁净度铜线,标志着该企业位于梅县区白渡镇沙坪村的高洁净度铜线加工中心成功试产。
“全面达产后,中心可年产2万吨高洁净度铜线,使企业在生产4.5微米及更高水平铜箔的过程中,无须受原材料表面附着杂质的影响,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嘉元科技副总经理叶铭说。
高洁净度铜线加工中心外,同样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塔吊挥舞“长臂”,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数百名工人各司其职,白渡嘉元科技园项目正在全力加快建设。据介绍,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1亿元,分两期进行建设。
“一期项目已于去年9月28日动工,二期项目则在今年3月举行的梅县区年一季度集中开工(签约)活动中启动建设。目前,多名工人正同步推进一二期项目建设,并实行每日汇报制度,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落细。”说着,叶铭打开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