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须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虑,并揭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逻辑。总体来讲,体育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之根基,体育可以养德、益智、健美、助劳,高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体育运动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凸显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的总体目标要求;就是要适应学生体育运动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阳光,教育引导学生将体育课程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结合起来,以不断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构建综合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不仅需要   第三,构建协同创新的教学体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严格落实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以及体育学科课程标准,切实保证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体育课程,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加强整体设计,注重不同学段有序衔接的体育教材建设,规范国家体育课程教材的使用管理,切实维护教材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队伍,准确把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激发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实施力,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认真梳理武术、摔跤、舞狮等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统筹用好活动课程,善于把学生体育类社团活动、俱乐部活动、运动队性质的活动等附加必要的课程要素,使其由松散的活动转化为系统、稳定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

  第四,构建多元导向的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是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形成动态性整体评价,以全面客观反映教学质量。这与体育课程多元性目标要求相适应、与体育教学评价的复杂性相适应。新时代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应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体育运动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并在实践中实现三个转变:从一次性评价向多次性评价转变,更加   第五,构建开放发展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的过程究其本质而言是知识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是知识体系的构建、维护和更新的过程。新时代体育学科建设要立足建设体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以放眼全球的视野,瞄准国际标准,着力培养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知识面宽广、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要秉承“开放发展”理念,积极   总之,加快构建综合协同、多元开放的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发展理念是“行动先导”,评价体系是“指挥棒”,课程体系是“目标载体”,教学体系是“实现过程”,学科体系是“服务器”,它们之间构成一个内在联系、系统协调的有机整体,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从而成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肖福赟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1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