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人均体育设施面积,深圳将如何发

您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吗?平时会选择去哪里运动,到达方不方便,使用是否满意?近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文体设施。

那么,目前深圳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得如何?离计划目标还有多远的距离?到年,要达到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设施面积提高到2平方米以上,深圳又该如何发力?针对以上问题,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体育场地、市文体局相关负责人在线解读。

视频加载中...

破解文体设施建设土地资源不足

深圳巧妙布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莲花山室外智能健身房作为全市最早推行室外智能健身房的试点之一,从去年10月推出至今,已经有超过70万人次使用智能设备锻炼。

据了解,这套智能设备可以记录运动者的信息,根据使用者的体质状况,推荐锻炼方案,相当于聘请了一个私人健身教练。目前,这样的室外智能健身房已在深圳“10+1”区铺开,5年内在全市建设套以上,将覆盖多个公园。

为破解文体设施建设土地资源的不足,近年来,深圳每年新改建近个都市型、楼宇型体育场地,推动全民健身设施更加便民。位于龙华的简上体育综合体,是国内第一个采取高层错层设计的垂直分布式体育场馆,共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同样设计巧妙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已在深圳全市范围内开展建设。作为全国最大的屋顶上盖足球主题公园,福田区海滨生态体育公园拥有2个标准11人足球场、4个8人足球场、2个5人足球场,不仅填补了附近大型足球场地缺失的空白,更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集约利用的典范。

据统计,截至目前,深圳建成各类体育设施达3.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2平方米。

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

环保+运动+科技+市场化经营

据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负责人曾金生介绍,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有三个亮点,包括:

■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是利用福田水质净化厂的一个上盖,把空闲的资源再利用的创新型的项目,给深圳市民更多的体育运动的场地;

■作为一个社会的公园,利用社会资源来进行运营;

■整个海滨公园融合了科技与智慧,公园内有条米的塑胶跑道,当市民注册后运动时跑道会把运动数据展现出来。

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自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到年的12月31日,整个定场是接近有多场,平均每个月都有场的定场量。每天放场时,包括塑胶跑道、儿童的游乐区、彩虹桥、音乐步道等场地基本上三分钟都能够抢完。

目标年

深圳人均体育设施面积提高到2平方米以上

作为一座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深圳多年来一直注重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想尽办法让市民动起来。

早在年1月25日,深圳市就通过并公布《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若干规定》,其中,第四条规定,每年11月为深圳市全民健身活动月,11月1日为市民长跑日。同时,还明确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到了年8月,深圳在《若干规定》的基础上提升,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率先在全国以地方立法形式确立了全民健身活动。除了长跑日的坚持,全民健身活动月里,青少年棒球精英赛、“深圳杯”足球赛、太极拳、网球、极限运动嘉年华等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大丰富了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十三五”期间,深圳完成2多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的建设,实现了15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41%。

深圳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出,到年,每平方公里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7万平方米,全市人均体育设施面积提高到2平方米以上。届时,深圳将实现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将提升至48%。

年9月,《深圳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发布。其中也提出到年,深圳将建成一批重大体育设施,体育产业增加值突破0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达到元。

深圳每平方公里体育场地面积

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排名第一

近年来,深圳全民健身场地的公共设施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绩?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巡视员王志强表示:

深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亲民、便民、利民,全市每平方公里的体育场地面积是1.5万平方米,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排名第一。

年深圳创新机制,依托“i深圳”平台,打造了“一键预约”平台,推动文体设施共享运营,学校与社会资源双向开放,这个平台汇聚了多家体育场馆和场所,惠及深圳市民约2万多人次,这一改革经验,被中央深改委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不仅如此,深圳还在全市公园等地安装了30套智能便民健身器材,率先在全国迈进了智能化健身时代。

深圳科学健身指导全覆盖

每年开展市民体测7万多人次

随着体育设施的完善,深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不断攀升,对体育锻炼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谈及指导市民科学健身方面有何拓展时,王志强表示,到目前为止,整个深圳市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3.9万人,体育义工有2.3万人,每年开展基层指导超过了12万个小时。目前深圳所有社区建立了健身指导服务站个,做到了全市健身指导全覆盖,而且每年获评的AB级站点,在全省排名第一。每年所开展公益服务有多场次,市民体测有7万多人次,是全国做得最多最好的城市。

深圳正在推进重大体育设施

建设和改造

王志强介绍,目前深圳中国足协足球训练中心、深圳体校提升改造项目等都正在推进中,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工程以及10个体育公园的改造等也正在建设中,比如大沙河体育中心、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几年深圳体育设施会建设得越来越多,深圳健身地方也会越来越多。

推动人人健身、人人健康

深圳加快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在推进全民健身方面,深圳下一步有什么具体举措?王志强透露,未来主要从六方面着手:

●结合深圳实际建设都市型、楼宇型体育设施,提升现有场地使用率,实施山海连城计划,拓展户外休闲步道体系;

●继续丰富全民健身内容;

●全民健身组织要全面下沉,真正服务老百姓;

●体教结合、体卫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完善青少年体育设施体系;

●文体旅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

●继续优化全民健身新体验,利用深圳高科技优势,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相较于美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平米、日本的19平米,我国“十四五”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人均2.6平米,从数据上看是远远不够的。但从城市土地空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体育场地面积等方面来计算,能做到已属不易。

当然,有短板就要补,对深圳来说,相信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会打破2平米物理空间的制约,形成供给更丰富、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主笔/焦皎

记者/殷梦李健黄燎焦皎

责编/吕毓斌周占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1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