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半径范围内,打造多业态集聚性社区服务圈,满足居民各种日常生活需求——这,就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日前,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确定,深圳位列其中。而早在年,深圳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十分钟文化圈”基本建成,“十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两年多来,如何通过高品质的公共设施和暖心服务丰富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场景体验?深圳又有什么变化呢?
听!免费共享智能琴房琴声悠扬
总台央视记者乔亚美:在深圳的街头发现了一些小型智能琴房,只需要通过小程序或者手机扫码提前预约就可以免费使用了。
这个面积4平方米左右的智能琴房可以同时容纳两人弹奏,配有空调、电源插座,预约时间到来之前空调会自动打开。对于初学者,智能琴房配套的手机教学软件还可以辅助练习。
深圳市福田区工会工作人员钟俏银:深圳的外来人员很多,对于他们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想方设法引进了智能琴房,公益智能琴房一推出非常火爆,每天琴房的使用时间都在15到16个小时以上,很受大家欢迎。
只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在这间24小时开放的免费琴房里,打开钢琴世界的大门,独享一段音乐空间。智能琴房一经推出,就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
公益智能琴房使用者:我每天都来,你买一台琴价格也是蛮贵的。如果放一台钢琴肯定是会吵到别人的。智能琴房关着门,外面也不会有人来打扰,环境也好,有空调又不会热。
公益智能琴房使用者:其实都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再弹琴了,有这种公益琴房的话,有一个练琴的渠道,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成本或者其他的,有时间就过来练琴,自己的一个以前的梦,把它圆一圆。
深圳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多,对以租房为主的外来年轻人,如何满足他们旺盛且多元的文化需求,成为摆在当地相关部门面前的一个课题。公益智能琴房的推出让钢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如今,随着需求迅速增加,在深圳的市中心、社区、城中村等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样的琴房。
练!室外智能健身房免费开放
将高质量、高科技、智能化的全民健身公共设施以公益免费的形式送到市民身边,这是深圳建设室外智能健身房的初衷。在绿树成荫的公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太阳能发电的专业健身器材上挥洒汗水,并可以免费进行体质监测,这样的锻炼场景现在已经成为一些深圳市民的日常。
晚上快9点,在深圳南山区的一个街心公园,记者看到,还有大量的市民正在运动锻炼。
这些供市民24小时免费使用的室外智能健身设备,仿佛是把健身房从室内搬到了室外,设备采用太阳能和自发电局域网供电等技术,节能环保。使用者可以扫描器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