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谈体育第四十四中学校长赵宏伟培养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校长赵宏伟

12月9日召开的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发布会上,《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已经发布后,立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

方案提出了“健康第一”“无体育,不教育”等理念,倡导以体育人、快乐体育,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养成习惯、终身坚持、健康生活,真正实现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方案看似既增加了分数,又增加了考试的次数。既将中考体育分数从40分增加到了70分,又有在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的三次体质健康考核、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健康知识考核,还有九年级的现场考试。但这些,细思却都非常友好,是真正将着眼点放在了学生的健康上、素质上、成长上。是守正,也是创新。

首先,新方案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有了选择,就有了兴趣。新方案的现场考试范围包括素质、运动能力四大类别的22项内容,每名同学通过分类限选的方式选择4项进行考核。与以往相比,新方案更加开放,让学生有了更多样的选择,为不同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生从事自己擅长、感兴趣的项目提供了可能。开放、多样、可选择,也是教育公平性的更好体现。

以往,学生的选择空间比较小,应试体育的倾向比较严重。部分家长、学校容易站在功利的角度,紧扣体育中考的一些项目进行教学和训练,单调、机械而失去了体育课应有的乐趣。容易扼杀学生在一些非考试、测试项目方面的运动兴趣。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学生逐步出现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影响了体育学科课程与教学的丰富性。

其次,新方案在赋分上非常友好。方案增加的分值,全部都增加在过程性体质健康考核和健康知识考核上。体质健康分三次进行考核,每次10分,只要达到良好及以上就可以得满分,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还是开卷的。这些,既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过程性导向,又使很多同学都有信心得到满分,更容易树立起力争高分、满分的自信,有助于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逐步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桎梏。

另外,新方案着眼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过程,体现出了新时代立德树人、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的体育教育价值立意。三次体质健康考核分别在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健康知识考核在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现场考试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贯穿义务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校、家长要从小学抓起,抓早抓小。引导学校、家长要进行系统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8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