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30.html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者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
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挖掘地方特色,丰富德育资源。学校应在用好校内德育资源的同时,积极用好校外德育资源。深度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生态文明资源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依托多元载体,创新德育课程。比如,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专题策划录制德育节目,实现思政育人从“教室”走上“云端”,从“小课堂”走进“大讲堂”,从“书本”走入“心里”。
组织主题实践,开展德育活动。以主题活动、大课间活动等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教会孩子们懂得感恩,厚植家国情怀;崇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记者汪志球苏滨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北城小学党总支书记张淑琴:
激发持续学习动力
课堂是实施智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实施智育的主体。
重视教师培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应潜心校本教研,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在备课上既备怎么教、更备怎么学,提高针对性。课堂上,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
推动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儿童阅读,拓宽学习内容。对学生分层施教,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跨学科教学,重视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