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徐丽婵、梁焱)1月5日,在政协黄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辜春华委员代表市政协教卫体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表示,要让全民健身的理念点亮万家灯火,人人参与,形成风尚,努力“把身体搞得棒棒的,为全体市民的健康幸福生活夯实良好基础,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黄石提供强大的健康力量和奋斗“本钱”。
据悉,十三五期间,黄石市初步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1%,每千人就有2名社会指导员,年均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余场次,获得国际性比赛冠军10人次。黄石全民健身成果让人鼓舞,但也存在参与人群不平衡、城乡差异明显等问题。
辜春华进一步介绍,黄石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81平方米,而全国和全省分别达到2.0平方米和2.1平方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到年达到2.3平方米,年新建的19个社区仍有26%的社区未达标,体育场地设施占全市50%以上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未向社会开放,市民不能分享。
此外,各县(市、区)少儿体校、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基层训练网点缺乏有效规划管理、阵地建设经费和专业体育教练,未能形成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力。“管办分离”改革后,运动员训练场地和训练时间得不到充足保障。
对此,辜春华提出,要尽快出台《关于助推城市转型发展建设体育强市的意见》将体育强市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严格规划审批,建设贴近社区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持续增加场地设施供给,鼓励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青训共同体工程,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实现“名校办强队”“市办强队”的新模式,支持学校创建青少年俱乐部、与体校联办运动队、组建校园项目联盟等形式,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