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育局公开征求意见拟增加全体学生体

中科医院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44.html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   《意见》提出要建设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体育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幼儿运动机能协调发展。基础教育阶段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提倡“大课程、大密度、适宜强度”的课程模式。高中阶段要继续落实选项教学的要求。高等教育阶段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必须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倡导有条件的高校之间进行特色体育课程互选。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同时,增加全体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各年级在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高校逐步实现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中小学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广泛开展“校长带头练”等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每学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至少3次带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意见》提出,一校一案协调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实际困难。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社会体育场馆设施,采用免费使用或协议租赁等方式,有效协调社会资源补齐短板。各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校外各公共体育场馆在工作日闲暇时段向市区教育部门及学校免费开放每年不少于小时,并公布具体开放时间。

  同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及运动技能数据库,“一生一档”全员全过程跟踪记录。根据监测数据情况,由学校对学生肥胖、视力不良、身体素质下降等健康问题进行预警,建立异常学生健康档案,提出健康指导建议,及时对学生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

“小眼镜”“小胖墩”改善情况纳入教育评估

  《意见》提出组织开展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参加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等内容。聚焦“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帮助每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熟练掌握1-3项运动技能。

  《意见》提出,要强化行政检查与教育督导,切实把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与合格率指标、“小眼镜”“小胖墩”改善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校长绩效考核、各类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选相结合。将学校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82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