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场所问题逐步破解,两会多条提案解决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yiyuanrongyu/Year2017/102748.html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3月12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健身场所有无的问题逐步破解。今年两会期间,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也与体育健身场所有关。

全国政协委员丁亚琳:

引入社会力量,盘活体育场地设施资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丁亚琳呼吁引入社会力量,盘活体育场地设施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丁亚琳。长江日报图

丁亚琳发现,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为满足更多人的健身需求,各地新建改建体育场馆,群众关心的“健身去哪儿”问题正逐渐得到解决,但仍存在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布局不均衡、使用效率不高和功能不全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在非赛事期间闲置的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丁亚琳建议,可探索采取租赁、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向社会力量供地,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对于现有的室外体育场地利用装配式建筑、雨棚或气膜等进行改造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鲍明晓:

建议各类开放式公园兴建改建户外运动中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委员会主任鲍明晓经调研发现,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上有了快速提升,但其中用于专业比赛训练的场地和坐落在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的场地占比较高,人民群众可以直接方便使用的公共体育场地缺口仍然较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委员会主任鲍明晓。人民日报图

因此,他建议,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制定开放式公园兴建户外运动中心的指导意见;同时推动已有各类开放式公园开展户外运动中心改扩建工作,鼓励公园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户外运动场地和设施;建立服务开放式公园户外运动中心的长效自愿服务机制,鼓励公园所在地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定点进驻、长期服务等。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

围绕乡村体育,打造农村“15分钟健身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提出7个建议,其中有一个建议是关于乡村体育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大河网图

裴春亮认为,当前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存在布局不均衡、种类单一等问题,对此他提出了以下三条建议:一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不断提升体育健身设施在乡村的覆盖率;二是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场所和设施,打造群众身边的“15分钟健身圈”;三是挖掘特色体育资源,加快培养乡村体育人才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杨扬:

推动全民健身,体育用地应有立法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建议提案:体育用地应有立法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新京报图

杨扬表示,随着全民健身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百姓的健身需求正在日益增长,对于体育用地的需求保障也更为迫切,在城市升级过程中,需要有相关法规来保障体育用地和体育设施的供给,加大“15分钟健身圈”推进力度,让群众健身更加便利。

全国政协委员丁世忠:

建议集中精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提出在全民健身日益普及的当下,集中精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既是急迫任务,又是长远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中国日报图

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城市更新和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为支撑,植入体育场地设施改造和建设,并采取智慧运营理念盘活相关体育资源;二是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公园建设为重点,切入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有效地将公共体育服务与体育资源高效利用结合起来;三是以乡村振兴和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国家战略为依托,嵌入体育场地设施这一指标,制定量化指标并聘请专门团队进行谋划和推进。通过这三种路径,可有效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满足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6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