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健身点一身黑科技,深圳全面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吴蕾

深圳湾公园迎着晨光慢跑、出门可上绿道锻炼、“十五分钟健身圈”智能便民……在深圳,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运动的基因与这座南海之滨的城市相融相生。对于很多深圳市民来说,健身不仅是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年,深圳市民运动场所呈现哪些新特点?相关场地、配套是否更好适应了市民的锻炼需求?即日起,深圳商报记者将走访市民身边的运动场所,推出深圳运动场所系列调查。

图说:南山大沙河公园户外智能健身点每天都吸引着大批市民过来锻炼。

站上智能体测亭,就能轻松测得身高、体重、体成分、静态心率等数据;直接点击器材屏幕调节阻力,有效避免器材惯性对人体造成损伤;装有太阳能和自发电双循环系统,将太阳能和市民运动时驱动机器的动能转化为夜间照明……近期,有市民发现,一批更科学、更智能、更有趣的新型户外健身点悄然亮相深圳各公园和办公园区。

户外健身点悄然“升级”10月份覆盖全市

傍晚七点,深圳湾公园华灯初上,市民刘先生来到智能健身点开始锻炼。“这套设备真的很方便,我是微马爱好者,平时很注意运动锻炼保持状态,以前会在健身房办卡对肌肉进行针对性训练,自从深圳湾公园升级了这套智能健身器材后,我来这里就能进行简单的训练。而且在室外锻炼,环境和空气都很好,你看这里,面朝大海,微风拂面,在这里训练是一种享受。”

而在位于福田区的深圳中心公园,智能健身器材也颇受附近居民的喜爱。在采访中,一位六十多岁的市民正在使用器材进行上肢训练。“我身体不是很好,医生建议我做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保持状态,这个器材可以调节阻力,一般我按到10左右的参数就可以,很轻松,练起来不费劲,也安全。”记者看到,当使用者离开设备或者阻力过大没办法举起设备臂的时候,设备会自带缓冲,不会猛然砸下,安全系数较高。

国庆期间的莲花山公园,健身点也升级换代,附近很多市民用上这套智能健身设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深圳已在全市安装户外智能健身设备十余套,10月份之前将覆盖全市10+1区。

图说:深圳莲花山公园户外智能健身点国庆期间建成开放。

记者亲测:全流程操作高科技范儿十足

采访中,记者体验了这套智能健身设备。

根据工作人员指导,第一步便是在设备点最中心的智能体测亭进行身体素质的简单测试,得到综合评定;第二步,通过扫码授权、上传数据后,系统将在云端显示、储存、分析个人的体测数据,自动生成个性化运动指导处方;第三步,根据运动者的身体状况,运动处方会将运动者分别引导至心肺功能区、力量训练区进行有氧锻炼或抗阻训练;第四步,健身完成后进入拉伸训练区拉伸,整套运动流程就完成了。通过结合APP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9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