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如何做好奥林匹克教育延庆区中小

中科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

日前,由现代教育报社联合北京市延庆区教委主办的“现教沙龙”走进延庆,邀请校长、园长共同探讨在后奥运时代,如何做好奥林匹克教育,传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延庆区教委主任张树清、延庆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世永、现代教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宇等领导参加沙龙活动。

在今后一段时期,延庆区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体育竞技文化,擦亮冰雪、足球两张金名片,以体育的变革撬动育人方式的变革,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在“谋布局促均衡、补短板重提质、强特色育新人”等方面综合施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全力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推进奥林匹克教育助力妫川学子全面发展

张树清延庆区教育委员会主任

延庆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市、区的总体部署,在全区各学校全面推进奥林匹克教育,以普及冰雪运动、校园足球作为突破口,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全区全力打造冰雪运动特色品牌。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举办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后,延庆区把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普及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举措,在全市率先启动冰雪运动普及“十百千万”工程,即利用“十”年时间,开展“百”项冬奥主题活动,普及“千”项冬奥知识,培养“万”名学生掌握滑雪滑冰技能,逐步完善校园冰雪运动发展机制。年,印发了《延庆区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发展行动计划(-年)》,全面实施“奥林匹克教育、冰雪运动普及、特色学校创建、冰雪场地建设、冰雪师资配置、冰雪人才培养、冰雪赛事组织”七大行动,每年组织不少于人参与冰雪普及活动,构建起“奥林匹克教育+冰雪运动普及+特色学校建设+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推进的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发展格局。目前,全区掌握滑雪滑冰技能的学生已达3.5万余人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几万个家庭参与冰雪运动。

全区全力打造校园足球“延庆模式”。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发展的指示精神,延庆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校园足球普及工程。年,出台了《延庆区校园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坚持“小足球带动大教育”的工作理念,全面实施“创建特色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规范课余训练、强化竞赛交流、畅通人才培养、提高师资素质、营造文化氛围”七大行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足球延庆模式。

目前,全区各中小学校共有支班级足球队、支校级足球队和12支区级足球队,校园足球普及率达到%,27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所中小学被评为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全区做优做强奥林匹克教育特色。延庆区全面实施《延庆区校园冰雪运动后奥运时代特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包括七项行动:一是奥林匹克教育行动,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冰雪进校园”文化推广活动;二是冰雪运动普及行动,每年有计划组织不少于名学生参加滑冰、滑雪培训课程,同时指导幼儿园普及开展旱地轮滑等冰雪运动;三是冰雪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落实融合培养和贯通培养;四是特色学校创建行动,完成川区部分初中校、城区初中全覆盖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创建;五是冰雪场地建设行动,维护部分学校室外冰雪活动场地;六是冰雪师资配置行动,招聘专业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满足师资需求;七是冰雪赛事组织行动,指导组建专项校园冰雪运动队,积极参加冰雪赛事活动。

延庆区将构建校园足球2.0时代发展新格局,深入推动以延庆区校园足球“九大体系”为核心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足球模式。同时,延庆区将探索普及青少年游泳项目。年已完成城区4所小学名学生的游泳技能培训,年暑假期间,计划继续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涉及城区4所小学共人。

以奥运精神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孙义国延庆区第一中学校长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隆重召开并取得巨大成功。作为冬奥的举办地,延庆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如何把奥运精神作为学校最优质的教育素材和资源,让延庆区的学生成为奥运精神最积极的传播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延庆一中在学校积极推进奥林匹克教育。学习奥运精神,激励学生成长,让奥运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普及奥林匹克运动,丰富学校体育内容和形式,在运动中育体育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大力发展冰雪、足球、田径等项目,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以高中为节点,向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延伸,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为致力于体育事业的学生开辟成长通道。以开发奥林匹克课程为抓手,用高水平的课程建设支撑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在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巨大作用。

未来,我们将让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延庆一中落实“五育并举”的亮点工作。让“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成为延庆一中学生精神品质的标签。把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到“让自觉成为生命的品质“的办学理念中。让运动成为学校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教育方式。让奥运精神成为延庆一中干部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建设五育融合课程

杨红霞延庆区第四中学党委书记

无体育不教育,延庆四中是一所优质初中校,奥林匹克教育让我们不断深化对体育课程和教育教学的认识。

在北京冬奥会筹备阶段,延庆四中的师生就行动起来,热情地参加多项助力冬奥的活动。学校开展了主题黑板报评比、征文活动、冬奥知识竞赛、“一起向未来”冬奥冰雪文化展等特色活动,鼓励师生为家乡添彩。学校积极开展冰雪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体验、竞赛、讲堂等多种方式,将“卓越、尊重、友谊”的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上冰上雪”,师生“上冰上雪”率超过90%。

在冬奥会期间,哈宜琳等同学参加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暨冰雪嘉年华比赛,李崭等教师以裁判员的身份全程参加奥运会,张宇彤等同学给多名参赛运动员和运动队写信,并收到了回信,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参与精神。

体育学科组将教研文化、课程建设、特色体育和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和实践,将奥林匹克精神、爱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的同时,不断提升对奥运精神内涵和生命质量的认识。接下来,学校把建设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教学的工作核心,为所有学生搭建运动的舞台,不断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努力提高区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

王秋华延庆区体育运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延庆区体育运动学校是北京市唯一一所由教委主办的业余体校,开设田径、举重、足球和冰雪4个体育运动专业,9个专项训练队。学校以“体教融合,为党育人”为宗旨,以“学训结合,为国育才”为途径,不仅要推动本校教育教学、训练竞赛高质量发展,还要服务于区域内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在大力发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背景下,延庆区教委于年分别组建了“校园足球队”和“校园冰雪队”,正式启动延庆区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由延庆体校负责实施。

首先,体校整体构建发展梯队,在全区中小学选拔人才,组建形成人规模校园足球队、90人规模校园冰雪队,按照淘汰补优原则,整体构建后备人才发展梯队;其次,我们开展专业化训练,与高水平运动专业俱乐部合作,同高水平教练签约,对两支队伍开展专业化训练,按照学会、勤练、多赛的原则,规范培养,加快成才;再次,我们也充分发挥优秀榜样教育价值,邀请奥运冠军武大靖、王濛等运动员近距离宣讲奥运故事、指导训练,汲取榜样的精神力量。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提高奥林匹克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加快体育运动后备人才一体化的培养机制构建,让更多的孩子和谐发展,成功成才。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建设冰雪特色学校

穆桂山延庆区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早在年,延庆区第二小学就被评为“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同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同心结”学校。近些年,先后被命名为延庆区“冬奥进校园”示范学校、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

在开展冰雪运动过程中,学校确定了“三三三”工作思路,即三个工作目标——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亿人上冰雪”的庄严承诺,促进学生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彰显学校活力教育办学特色;三项行动任务——传播奥林匹克思想,普及冰雪运动知识,培养冰雪运动技能和素养;三条实施途径——宣传教育、冰雪课程、主题活动。

冬奥会前后,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冰雪氛围,冰雕、冰灯、雪雕等随处可见,学校将冰雪项目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气候和条件,开设了滑雪、滑冰普及课程,还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滑雪、速滑、花滑、轮滑、陆地冰壶5项提升课程。特色亲子运动会促进了家校合作,模拟冬奥会让学生体验了“多样冰雪运动”,境外冰雪游学课程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后奥运时代,我们要不断更新体育文化建设观念,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技能,践行文化传承。

将奥林匹克教育价值融入办学实践

郭志强延庆区姚家营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姚家营中心小学地处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海陀山脚下,是一所小规模的乡村小学。学校自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实践,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和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学校将奥林匹克教育价值融入到学校课程教学实践之中,结合学校实际总结提出“全面育人,健康兴校”的工作思路。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活动,开发建设了由“小使者、小博士、小健将、小达人和小农夫”系列课程组成的“五小”课程体系。学校敞开校门办教育,打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让学生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走进大自然,在探索求真中增长知识见识,变“教材是我们的世界”为“世界是我们的教材”。

学校还将冬奥精神融入到学校德育活动之中,利用升旗仪式、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红领巾广播站、社会实践活动,传播和践行冬奥精神。

学校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实践学习活动,每年都会组织旱地冰雪运动会或者模拟奥运会活动。在模拟奥运会活动之前,每个班都会选择代表一个参赛的国家,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风情、文化特色等相关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人人会滑冰个个有项目

张文延庆区太平庄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年起,延庆区太平庄中心小学逐步打造以普及开展滑冰为抓手的奥林匹克教育特色,把冰雪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内化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学校在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0所“冰雪运动特色校”和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真正实现了农村娃“人人会滑冰、人人有项目”。

学校积极打造奥林匹克教育的主题课程体系,一年组织召开两次运动会,其中1月份召开冬季冰上运动会,4月份召开以轮滑竞速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春季运动会。每年寒假举行欢乐冰雪季启动仪式、滑冰冬令营,学生自愿参与,同时学校速滑队、花滑队、冰球队进行不间断训练。暑假组织轮滑夏令营,进行花样轮滑和速度轮滑技能学习。

学校还打通校内外奥林匹克教育活动途径,组织开展冰雪绘画、“我和冰雪有个约定”演讲、奥林匹克知识竞赛、模拟冬奥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到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参观,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玉渡山冰雪世界尽享冰雪之乐。

奥林匹克教育推动了学校发展,在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健全心智、完整人格形成的同时,也强化集体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培育爱国情怀,激发孩子们的梦想,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双育”融合立德树人

纪桂武延庆区沈家营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延庆区沈家营中心小学是延庆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农村小学,秉承“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践阳光之行”的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先后被评为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全国传统体育冰雪运动特色校、延庆足球特色学校、首都文明校园。

“双育”融合是指把奥林匹克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融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8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