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项目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各个角落,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和这场盛宴融为一体,用微笑感染他人,其贴心、周到、专业的服务获得了广泛赞誉,成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一支重要的服务保障力量,其中不乏我校体育商学院的学子,学院学生会特此采访了三位在首都体育馆提供志愿服务的优秀志愿者。
01
石泽明
体育商学院级本科生
体育经济与管理冰雪班
曾参与北京马拉松、北京半程马拉松和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
Q1
您在冬奥志愿服务期间的岗位及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A
我本次志愿服务的工作岗位是首都体育馆的转场团队,具体承担的是FOP区域临建台的转换工作,由于短道速滑与花样滑冰两个项目共用一个场地,而这两个项目对冰面、现场环境等比赛要素的需求不同,所以场地转换成为首都体育馆两场比赛间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场地转换的时间、准确性、安全性将直接影响下一场比赛的顺利进行,所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在赛前,从1月24日至2月3日,我们进行了包括实地演练在内的十余场转换,赛时,从2月4日至2月16日,我们进行了二十余场转换,在负责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协同配合下,我们安全、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了所有转换作业,确保了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的顺利进行。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各负责老师、运动员、各利益相关方的一致好评。
Q2
志愿活动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件吗?
A
一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而我有机会看到了那些真正在幕后为这届冬奥会默默奉献的人们。
在赛场看台上,我看到了在赛场背后努力工作的记者和摄像师,我看到有的记者拿相机拍完后会直接坐地上迅速将照片导入电脑处理,我还看到有的摄像师在运动员训练时也在练习跟拍;在晚上我们工作完成后的凌晨里,我看到了一群“逆行者”,在我们志愿者准备离开比赛场地时,防疫人员正在赶来消杀;在闭幕式后,鸟巢外,一群志愿者、防疫人员、交通保障人员顶着凛冽的寒风坚守岗位,为观众带来温暖。正是他们,维持了冬奥会这个复杂系统的高效运作。
Q3
结束本次冬奥之旅后有什么收获与感悟?
A
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一届冬奥会,我感受到了奥运精神、奥运文化的魅力,拓展了我对冬奥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体会到举办这样一届冬奥会对于我国、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
冬奥会不是每年都有,也不是每届都在中国,能够参与在自己国家举办的这一场国际体育盛会,我倍感荣幸,这将会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骄傲时刻,我将以这段难忘的经历激励自我,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追求卓越,书写更加灿烂的青春乐章!
02
张仕陶
体育商学院级本科生
体育经济与管理冰雪班
Q1
您在冬奥志愿服务期间的岗位及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A
我的岗位名称是短道速滑检录区服务及服装搬运。在冬奥会短短三周的时间里,我主要担任着比赛日服装搬运、训练日通行管控的职责。
服装搬运的主要任务是将运动员上冰前脱下的衣物、鞋子等物品待其入场后迅速按照指定流线搬运至下冰的位置,听从NTO老师的指挥,将不同的衣物筐放在指定的位置后,迅速返回原位置。此外,需要在上岗一个小时前从库房将衣物筐搬运至FOP区,与椅子对应摆放整齐;在当天的全部比赛结束后,收好折叠椅,将衣物筐搬运至库房。流程较为简单,但需要我们在工作期间保证搬运速度的同时,注意脚下,留意较为狭窄的通道表面贴着的电线及可能在通道来往的外国友人。
在训练日通行管控期间,主要核对身份注册卡上有无权限的问题,遇到许多临时出现的状况,比如媒体想要进入运动员热身区、FOP区拍摄等,需要在坚持原则的同时随机应变,与分管经理及时沟通。
Q2
志愿活动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件吗?
A
在服装搬运期间,基于测试赛同一岗位、共事伙伴、NTO老师的熟悉度与积累的经验,并没有出现过多的问题,大家通力协作,保障了检录区的秩序井然与整体赛事的流畅推进。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是男子米finalA的工作情形,由于五支队伍同场竞技,每支队伍三个衣物筐,只凭借本岗位志愿者无法一次性搬完。多余的筐子由检录区服务的志愿者、NTO老师一同帮忙,大家按照国家分类搬运至检录区外,并有序摆放,工作得以高效进行
Q3
结束本次冬奥之旅后有什么收获与感悟?
A
首先是感到十分荣幸,能够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到大型体育赛事的运行中来,感受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与短道速滑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其次是感谢,室友的陪伴、共事学长学姐的关心、学院学校和场馆运行团队的保障,都是我能圆满完成本次志愿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最后是感动,每一次赛场上热血沸腾的欢呼与五星红旗的飘扬都令我为之动容。感谢灿烂的这些天。
03
冯子洋
体育商学院级本科生
Q1
您在冬奥志愿服务期间的岗位及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A
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在首都体育馆担任体育专业志愿者,负责短道速滑热身区服务。我的工作地点在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是冬奥会期间短道速滑项目的训练馆。在每场训练开始之前,各国运动员会在热身区进行热身和准备工作,训练结束后也会在这里拉伸放松,热身区为运动员们提供了很多运动器械,有充足的场地供运动员们跑步训练。
每当他们来到热身区,我都会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同时收获热情的回应,我与我的伙伴们齐心协力,在热身区积极协助解决运动员遇到的问题,定期检查并上报维修运动器械,在防疫的要求下,对场地和设施进行及时消杀,很好地完成了我们的志愿服务任务,也为自身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Q2
志愿活动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件吗?
A
冬奥志愿服务期间“早起”和“晚归”已是常态,每天都有大量的运动员、教练、随队官员来到训练馆进行训练,早上我们需要提前来到场馆,准备好一天的工作,晚上等到最后一支运动队伍离开后我们还要对场馆的各项设施进行检查,做好记录。记得有一次是荷兰队最后离开,一名荷兰运动员拿着他们的特色木屐挂件回到热身区送给了我和我的伙伴,和我们说“辛苦了”,这个小小的举动温暖了我的内心,化解了一天的疲倦,这是对我们工作服务的肯定,也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Q3
结束本次冬奥之旅后有什么收获与感悟?
A
冬奥会给我带来的不只是付出的辛苦,更是让我收获了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在此期间我结识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工作人员、不同高校不同岗位的志愿者们,在这里我们更好地理解体育精神,更好地实现各国文化的交融碰撞,冬奥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努力汇聚成的强大合力,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有意义且不可或缺的。
赛事结束后,我开始尝试滑冰,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上冰雪运动。冬奥会让我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和价值,让我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希望我们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一起向未来。
图文编辑
权益服务部吴棋楠
审核
闵禹飞叶君兰滕晓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