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湖区的小伙伴们有福哦,31个校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据了解,包括农村学校在内,南湖区已有31个校区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乒乓室等,公办学校开放率达%,全区已基本形成“10分钟健身圈”。
从年开始南湖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开放形式分为常年每天开放,寒暑假、双休日开放和寒暑假开放三种,接待方式分为社区居民填写个人信息登记表后自主进入学校活动和社区居民或企事业单位集体登记进入学校活动两种。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事,是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有效举措,但由于安全、管理、资金等因素,该项工作在推进中也遇到重重障碍。对此,多年来南湖区作了许多有益探索。
南湖区建立了由学校牵头,街道(乡镇)、社区、辖区派出所、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明确各自职责分工。针对开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安全等问题,要求学校建立“设置活动告示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值日巡视、活动出入登记”等制度,保证开放工作的正常运行。为了把好安全关,南湖区还为每个校区配备了一台面部和指纹识别机,对入校健身人员进行注册和识别,入校健身数量可根据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学校实际容量进行合理安排。
同时,区教文体局还统一为31个校区办理了意外伤害公众责任保险,全区年保险金额11.9万元,年为11.6万元。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时段内,因设施或管理等原因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应由保险公司作相应赔偿。并对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实行财政补助,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更新、管理等费用。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有序开放,方便了广大群众就近健身,也给学校与街道、社区共建精神文明创造了新的契机,使学校更好地融入社区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中的美誉度,同时也使社区居民更加
接下来,针对存在的问题,南湖区将联合有关部门定期对学校公共设施对外开放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检查力度,对损坏的设施设备及时进行更新、维护,确保每一项体育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在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的同时,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对体育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做到体育设施建设与城镇规划建设同步。
此外,南湖区还将进一步要求学校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和告知力度,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宣传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有关信息,广泛宣传文明锻炼、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倡导广大市民在锻炼过程中做到文明、规范、有序,共同为营造“快乐、健康、和谐”的全民健身氛围做出努力。(嘉兴日报王韶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