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百姓身边健身场地推动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健身场地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越来越多,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新载体持续涌现,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在强身健体中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为我国全民健身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我国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健身场地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越来越多,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新载体持续涌现,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在强身健体中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支持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更有力

  开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基础。在此背景下,破解“健身去哪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   在江苏省常州市,去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习惯。“我们工作单位和家附近都有体育馆,运动锻炼非常方便。”市民时迁境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运动,几乎每周都要去场馆游泳、打球;寒暑假期间,会为孩子报名参加体育场馆开设的各类运动项目培训班。

  为了降低门槛,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公共体育场馆,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年,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调整完善了补助政策,从原来补助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扩展到中小型体育场馆等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联动,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更多造福大众。

  数据显示,年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对常州市14家公共体育馆安排了相关补助资金。时迁境说,他在常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游泳时享受到了政府补贴后的低票价,游一次泳费用只要二三十元。

  虽然我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场地设施大幅增加,但客观来说,当前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公共体育场或全民健身中心尚未实现全国县(区)全覆盖。

  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在年印发关于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的《实施方案》,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统筹利用各类中央资金,在全国推动建设个体育公园等健身设施,完成个乡镇街道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健身场地设施点亮群众生活

  近年来,我国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各地因地制宜增加健身场地设施,“十五分钟健身圈”“十分钟健身圈”等成为潮流热词,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新载体持续涌现。

  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已经实现了让群众在走出家门后,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找到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文体活动场地。去年,街道综合文化站打造的“百姓健身房”在去年正式向群众免费开放,椭圆机、智能跑步机、动感单车、立式健身车、按摩椅等健身设备一应俱全,深受群众喜爱。

  城乡体育设施更均衡,是“十四五”我国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浙江省义乌市已经先行一步。截至年底,义乌市共建有农村社区健身路径条,体育场地面积已达万平方米,人均2.3平方米,实现了村社设施全覆盖,让义乌全民健身运动达到了新高度,掀起了新高潮。

  “我家在乡村,创业也在乡村,感觉现在整个义乌的乡村体育设施建设得非常不错,一些健身设施特别受老人和孩子们欢迎,利用率很高。”义乌市“网红村”李祖村的青年创客王建瑶说。

  在浙江省嘉兴市,名为绿道的健身步道随处可见。近年来,从完善规划、增加建设项目、提升体验入手,嘉兴市发力城市绿道建设,为市民提供免费、高品质休闲健身场所。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绿道公里,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陆毓英家住嘉兴市南湖新区,家门口的凌公塘绿道是10条“浙江最美绿道”之一。年建成后,长约8公里的凌公塘绿道先后经过3次改造提升,拥有彩色塑胶跑道、多样化绿植、音乐喷泉、亲水走廊、智能化体育设备……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跑步、骑行、休闲、观景、摄影。“每天无论工作加班到多晚,结束一天工作后我都习惯去绿道上跑步锻炼,出一身透汗,感到身心愉悦。周末阳光灿烂,还会带孩子来绿道亲近自然、赏花、游玩。”陆毓英说,生活因为绿道更加美好。

  健身运动质量持续提升

  近年来,很多地方对健身设施进行了智慧化改造,在健身设施中注重嵌入5G网络设施和配套设施,打造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馆、智慧健身步道。

  年,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体育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这个主打“智慧”元素的体育公园拥有各类智能化健身设施,为群众带来科技感十足的健身体验。

  公园米长的智慧步行道上,分布了不少动态人脸识别感应摄像头,记者尝试扫码注册后,个人运动步数、时间以及当前步道运动人数、运动排名等数据立刻实时投放在步道沿途的互动大屏上;步道中途建设了一个全民健身体测舱,在这里,记者测试了身高、体重、体脂占比,进行了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等身体素质测试;在张之洞公园,健身设施也更为“聪明”,这里的动感单车不仅能通过语音播报和数码屏实时向健身者汇报运动强度与状态,还能为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为推动全民健身提质升级,各地各级体育场馆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山东省淄博市体育中心主任沈祥峰介绍说,中心倾力打造“百姓大联赛”品牌,举办了武术、广场舞、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一系列零门槛、零收费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数以十万计的市民参加了大联赛,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

  “多锻炼、少生病”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由于运动知识缺乏,不仅运动效果不佳,还容易带来运动伤害,尽快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势在必行。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主任顾雷锋介绍说,五台山体育中心在内部建立了包含“专业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在内的三级科学健身指导员体系,推出了“青少年培训千人行动”“万人体育技能培训计划”等公益培训活动,五台山健身知识大课堂、五台山科学健身气功大讲堂等公益讲座每月一期,讲授科学健身和运动康复知识,弘扬健康生活理念。为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五台山体育中心以大型体育场馆为平台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和实施路径,联合医疗卫生部门、运动康复机构、街道社区等开展针对青少年、基础代谢病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群体的运动促进健康研究和实践,现已打造完成集体质监测、运动干预、健康监测等为一体的健康管理闭环。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2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