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轩聊教育
多地实施这一措施,迎来“第三学期”,老师叫苦连天!
熊孩子放假了,家长却一筹莫展!
许多家长都是上班族,最怕寒暑假,一到假期来临,最痛苦的莫过于家长了,孩子在家的安全、早晚饭、家庭安全和教育和上班时间冲突,这如何是好?
近期,暑期托管班的话题持续引发舆论热议,这个暑假到底怎么过?成了家校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
学生、家长、老师各有各的担忧
学生:放假了,该放松了!没想到“第三学期来了”,没有轻松的时间,烦死啦!
家长:没时间照顾孩子。
老师:我们还有假期吗?
暑期托管班如期而至,成为瞩目的焦点。
暑期托管服务内容包括哪些?如何收费?
暑假托管服务内容包括为同学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适当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
目前,上海、武汉、苏州、无锡等多地都有类似服务。
例如,上海市的爱心暑托班为小学生提供公益性暑期看护服务,从最基本的学生暑期托管到学生作业辅导,进而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上海学籍的小学生(不含小升初学生)均可报名,无户籍限制。
宁波市北仑区托管班依托于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假日学校的三位一体暑期托管体系。托管期间对学生开放学校操场、图书馆、教室等功能室、功能设施。
家长可以放心了!暑期托管重点在培养孩子兴趣,不会给孩子增加额外负担,老师以辅导学生假期作业、带领孩子阅读和体育运动、参加劳动、学习科技知识、培养课外兴趣、拓展课外知识等为主,不上新课,更不超前教学。
对于老师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担忧:我们的假期被取消了吗?
针对老师的担忧,各地负责人解释说,暑托班均是自愿报名参加,且名额有限,报满即止,学生和老师均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会强制老师参加,是自愿的。
从目前各地实践情况来看,暑托班的场地并没有局限于学校,辅导老师来源也较为多元,诸如社区干部、社工、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等都有参与。
有了暑期托管班,是否意味着家长就一劳永逸了呢?
并非如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殷飞解释说,暑托班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不能代替家庭教育,主要还是适合低年龄段孩子。“年龄更大、独立性更强的孩子,还是应该利用假期更多参与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一些活动,而不是放在托管班里。
部分老师担忧:自愿报名能否兑现
但是从老师的角度上来说就很难接受,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老师的反馈,表示自己也是上班族,这样无形当中相当于义务加班了,而且老师也想有自己的生活,毕竟这个政策一出来,需要老师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所以难免会有些难接受。
他们担忧:学校有考核指标,其他老师自愿报名了,没有报名的会不会在考核上有问题,说是自愿原则,如学校在执行课后延时服务政策时,都给每位老师安排了辅导任务,老师也不得不按学校要求去进行课后服务,暑期托管班是否与此类似?
暑期托管是否侵犯教师的休息权?
在小编看来,要从几方面来回答。第一,假若说教师愿意参加,并且有课后服务费补贴,就不侵犯教师的休息权!第二,假若没有课后服务费补贴,如果拿考核来衡量的话,就是就是侵犯教师的休息权!
写在后面:
暑期托管班也好,课后延时也罢,都是为了孩子教育,为了孩子,家校一起努力,不是更好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