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嘉祥,主攻运动手套出口的建华中兴手套公司转产口罩,日产能过万;艾图爱体育和日照双星体育购置设备、改造生产线,快马加鞭生产防护服;德州盛邦体育抢抓抗菌天花板生产……
山东体育产业领域,正上演着跨界驰援的“一出好戏”。
转产口罩,嘉祥手套企业解燃眉之急
最近半个多月,嘉祥县建华中兴手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忙得可不轻快,从疫情防控到车间生产,从执行县防疫指挥部部署到每个员工的安全健康状况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把好关。每天,上万只口罩从车间里生产出来,这些一次性民用防护口罩在满足员工自用后,被无偿捐赠给了环卫工人,以及像暂时买不到口罩的老年人这样的群体,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嘉祥县是年度山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每年我国对外出口的滑雪手套中有近八成是产自这里。依靠“总部+卫星工厂+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嘉祥县手套业有效地发挥了传统加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产品走向国际舞台,并带动了农民脱贫增收。建华中兴手套公司,正是该县手套业协会的会长单位,陈建华则是协会会长。
“公司直属工厂有员工多人,卫星工厂有多人,还有新疆工厂有多人,员工复工以后按每个人每天发两个口罩的话,一天起码也要几千个口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问题一直在陈建华脑海中思考着。所需要的口罩数量不在少数,而当下又很难买到大量口罩,为抓紧弥补口罩需求缺口,陈建华决定转产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14日顺利实现试产。从在公司门口设置专门的岗位,对进入的员工依次进行消毒、测量体温、信息登记,再到在无菌口罩生产车间里拉布、裁剪、缝制、线头裁剪、消毒杀菌、成品包装等,自我防控和口罩生产“两手抓”,各个步骤井然有序。
“工人们复工之前担心安全问题,来了之后发现厂里的防疫消毒工作做得比他们自己家里还好。”建华中兴公司华龙厂厂长张伟伟说,开始做口罩的时候工人们不太熟练,一个人一天只能做多只,现在熟练了一个人一天能做多只,多的能到只。“虽然不能像和医生一样上前线,但大家感觉做口罩也有很大意义,干起来更带劲了。”
随着疫情的持续,市面上的医用口罩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县防疫指挥部也多次到公司现场指导,想把其作为该县医用口罩生产点。在县防疫指挥部的支持下,陈建华决定上马医用口罩生产线。很快,公司就采购了全自动一拖二口罩机,并申请了医用口罩生产资质,10万级规模的净化车间和配套设施也在加紧建设。“医用口罩生产资质最快月底能申请下来。”陈建华期盼着人们能尽快用上公司生产的医用口罩。
从最开始的救急到如今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建华中兴手套公司在变化中体现着山东体育企业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抗击疫情的担当。“多少能为大众做点贡献吧。”陈建华表示,从目前的疫情来看,还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会加大生产,继续做好防疫和生产。
助阵前线,艾图爱体育赶制“战袍”
上百名工人紧张有序地生产防护服装,缝纫组加紧赶制,压制组压条作业……这是艾图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早在2月2日就开始上演了。
“国家有难,我们不能冲锋在前,但希望在物资保障上出一点力。转产防护服后,为保证防疫物资及时供应一线,我们加大了工作量,延长了工作时间,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都在尽力。目前我们的生产状态是人倒班、机不停,24小时连轴转,夜以继日,抢产增产。”济南艾图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艾图爱体育是一家以生产体育服装为主的制造企业。春节过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面对防护物资紧缺的状况,公司积极响应“鼓励有条件企业转产防护用品”的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产业优势,强化使命担当,第一时间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做好紧急转产防疫物资的准备工作,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驰援一线。他们借助自身在生产管理、原料储备、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和优势,申报生产资质,购置机器设备,改造生产线,重造工艺流程……仅仅5天时间,便成功“转型”防护服生产。
截至目前,艾图爱体育已实现防护服日产量1万余件,累计为一线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提供抗疫“战袍”20余万套。
防护“战袍”助作战,防寒服装添温暖。疫情发生后,艾图爱体育先后多次为山东援鄂医疗队捐赠防寒服装、向疫区捐款捐物,总价值逾25万元。在2月20日下午举行的山东省派出第12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上,来自济南、淄博、东营、临沂、聊城的名医务人员,就是身着艾图爱体育提供的防寒服奔赴抗疫最前线。
“我们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