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明区不断加大对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并逐步加大对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而公共体育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让体育融入到高明市民生活中,健身已成为高明居民一种新的休闲生活方式。
不过,在我们的城市中,现有的体育健身公共设施显然没有得到市民足够的爱护以及管理部门的有效维护,破坏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公园、广场的公共健身器材缺胳膊少腿,破烂不堪,甚至被人占为己有。这些现象不但影响城市形象,更加是存在安全隐患。究竟应如何提升高明户外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呢?目前高明城乡公共健身设施是否足够呢?本台今天早上的《民生热线》节目《民生众议院》就《城乡体育健身设施的提升、管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亲,我们一起来看看讨论精华内容吧:
?城区一些休闲小公园建设了健身设施,但是好多健身设施已经损坏,地胶也翘起来。市民做运动时,如果没有注意到器械的损坏程度,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社区、休闲公园广场体育健身器械破烂不堪,锈迹斑斑,因为锻炼者不珍惜,有些人在锻炼身体前不了解器械使用性能与注意事项,运动起来使蛮劲、狠劲,加速了器材的损害。体育健身器械管理部门,对体育器械保养不及时、维修不专业。建议管养单位要做好维护管理,最好在设施旁边注明管理单位、电话等信息,市民如发现设施损坏可以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维修。由于目前高明大型的体育运动场所不足,针对高明区目前的实际情况,可否在荷城公园、荷城广场、世纪广场的角落建设一些篮球架供市民娱乐运动?
目前高明有些村庄也建有健身设施,但是也是有损坏,而且数量还是不够,品种单一。大型体育场所,配套的设施不足。如沿江路体育馆,曾有市民反映,没有设置专门停放自行车的地方、垃圾桶等设施也少,导致有人随意丢垃圾。一些体育健身设施设置在没有遮荫的地方,市民健身不方便,而且日晒雨淋,设施容易损坏。建议在公园、社区、村居一些空余地方设置健身设施的,最好是增加健身设施的品种,满足市民健身的需要。为了有效提高学校等单位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单位等可以在晚上、假期等空闲时间开放体育场所,供市民健身之用。但是在管理上,要想想办法,尽量完善好现有体育健身场所的配套设施,如洗手间、垃圾桶、车辆停放处等。
目前,高明区户外的体育健身设施,仍难以满足日常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公共篮球场、游泳池、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大型体育设施太少,很多市民想参与这些运动有难度。现在江边的野泳人员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游泳场馆少引致。体育健身设施不足,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区开放性的体育设施比较少。建议今后在一些健身设施旁建设遮雨棚等设施,防止因日晒雨淋造成设施损坏。西江新城的体育中心即将对市民开放,建议开放后,收费要亲民,这样才能真正惠及市民。
哗,节目气氛好热烈哦!有网友还通过